助力生態修復,減少碳排放,加速碳達峰,實現碳中和 中冶研究院專家領導蒞臨鄭賽修護實地考察
20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人類與地質環境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強,這也使得邊坡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日益頻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水土保持是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土流失狀況是綜合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
水利部發布了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成果,監測成果顯示,2018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273.69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國土面積(不含港澳臺)的28.6%。與2011年相比, 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21.23萬平方千米,相當于一個湖南省的面積。
2021年6月3日,為深度探討研究水土流失問題,土壤成巖技術,助力國家生態問題治理,中冶研究院郝院長蒞臨鄭賽修護實地參觀考察,了解鄭賽修護的冗余密封技術,土壤成巖技術 ,屋面種植減碳排放技術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加速實現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
(鄭賽董事長王福州與中冶研究院郝院長合影)
在公司董事長王福州及市場部負責人的陪同下,中冶研究院郝院長先后到了公司總部,生產車間,檢驗性實驗室等地,通過實地察看和聽取有關工作情況的介紹。 走訪了鄭賽施工中的屋面種植技術、鄭賽已完工的土壤成巖技術適用于夯土墻和邊坡治理,深入了解鄭賽的土壤成巖技術在碳減排水土保持進行中,郝院長表示屋面種植技術這是“屋頂減碳行動中”,郝院長對我司的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給予高度認可。
(土壤成巖技術適用于夯土墻 )
隨后,領導們一起到赤泥基地視察鄭賽修護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的運用,通過對尾礦成球鋪設的“ 海綿道路”疏水性測試, 郝院長對該尾礦成球技術用于解決廢棄物問題以及海綿城市建設問題非常認同 ,并且 表示鄭賽修護的冗余內防水密封技術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大,但赤泥,尾礦成球不單單能解決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更能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赤泥,尾礦成球鋪設道路試水測試 )
(王福州董事長與中冶研究院郝院長合影)
河南鄭賽修護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技研發、技術創新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筑冗余內防水(背水面防水)與冗余外防水標準的制定者。
公司專注于混凝土和鋼結構病害治理、防護相關的新技術新材料研發與技術咨詢,掌握冗余可靠性密封核心技術,擁有幾十項國家專利,主要解決混凝土與磚石結構各種疑難滲漏水問題,以及混凝土與鋼結構的耐久性防護問題,以較高的性價比,創造性的解決了大量施工難題,已服務近萬項工程,其可靠性與耐久性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鄭賽修護密封防護技術解決屋頂農業漏水煩惱
- 鄭賽修護參加《地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程》標準編制
- 中科院專家蒞臨賽諾考察-土壤成巖技術
- 引黃地下管道淤泥堵塞 管壁腐蝕!使用中賽管道非開挖技術(檢測|清淤|維護)
- CECS團體標準《土壤成巖技術應用技術規程》籌備會在鄭賽修護圓滿舉辦
- 引黃地下管道淤泥堵塞 管壁腐蝕!使用中賽管道非開挖技術(檢測|清淤|維護)
- 賽諾技術- 助理鄉村振興 -水土保持-地質災害治理
- 喜訊!土壤成巖技術-獲得2021年鄭州市創業創新大賽創新大賽 二等獎
- 第十一屆深基礎工程發展論壇-鄭賽修護冗余深基坑防水技術精彩呈現
- 第十一屆深基礎工程發展論壇-鄭賽修護冗余深基坑防水技術精彩呈現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